close

大家都搞錯了,雖然奧斯卡有名,但他可不是四大影展,
因為他和其他三個影展的性質有很大的不同:

1.三大影展立意除了是高水準電影競賽外,主要是希望透過很多電影
在影展期間主辦試映與記者會,來促進國際版權的交流買賣,
所以除正式競賽片外,通常設有新銳導演論壇.影片觀摩等其他活動...
但奧斯卡除公佈入圍名單與頒獎典禮,中間的活動大概只有入圍者餐聚及
先頒一個電影科技貢獻獎,完全沒有競賽影片統一放映的活動

2.三大影展在正式競賽片的挑選通常由影展主席邀約名導作品或自己報名,
且都規定必須是沒有參加過其他影展的新作,
因為各影展間會競爭邀到最高水準的電影以提高影展水平!
(當然其他小影展會接受參加過三大影展的電影)
而奧斯卡則規定參加電影必須在前一年於美國
一定數目的電影院上映才可參加,
而沒有是否參加其他影展的規定,因為性質不同沒有影響

3. 影展也非常重視導演,所以以導演的國家作為影片代表國,
向李安在三大影展為國爭光時,即使是哥倫比亞出資的如理性與感性,
參展代表國也是台灣,但奧斯卡重視電影公司(出錢的老闆)的國家,
所以理性與感性參加奧斯卡就變成美國片了

4.影展每年由不同評審團(通常不到十人)來進行評審,
但奧斯卡則由六七千名的美國影藝學院學員投票產生,
影展正式競賽片數約二十部,但奧斯卡高達上千之譜,

5.獎項也大不相同,影展大約只有十個獎項,影片金獎.評審團.男女演員(不分主配角).
導演及劇本藝術成就等,奧斯卡則有二十多個獎項,由影片到演男女主角
配腳.劇本.攝影.剪接.化妝.服裝設計.藝術指導.音效.剪輯.錄音.動畫片.紀錄片...
所以可以把奧斯卡看成美國電影工業高度分工下的專業評斷
而影展頒獎典禮只是依序公佈得獎名單,奧斯卡則猶如精采絕倫的豪華大秀

6.影展重視國際觀點,所以得獎電影世界各國都有,
奧斯卡美國本位主義很盛,所以長期以來絕大多數獎項都頒給美國電影

所以綜上所述,奧斯卡和三大影展真的在立意.性質.評審方式.
活動過程都大大不同,因此你可從來只聽過威尼斯影展.鹿特丹影展
但從沒聽過奧斯卡"影展"吧!
所以實在不能蛇鼠一窩而歸為一類!
而回答你的問題:四大影展通常指三大影展加東京影展,
但其實東京影展在影片水準和規模上都遠遜於三大影展,
所以一直有用金錢堆砌出的影展的說法,
因此國際上通常只看成三大影展,
就連台灣的國際影展得獎獎勵辦法也只把三大影展列為第一級影展!

而我每年必定時準時收看實況的奧斯卡,
應該是和英國奧斯卡(其實是英國影藝學院般的獎,國內媒體借奧斯卡這個詞的)
法國凱薩獎,甚至和台灣金馬獎的性質相近而可歸為一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eling427 的頭像
    feeling427

    愛しい

    feeling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